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明礬石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1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藏品圖,第2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明礬石
  • 藏品記錄
    • 編 目 號:M05-015
    • 中文 名稱:明礬石
    • 英文名稱:Alunite
    • 數 量:1
    • 單 位:
    • 取得方式:複查補行登錄
    • 到館日期:2004/04/12
  • 採集地理資訊
    • 採集地:台北縣金瓜石
  • 礦物特徵資訊
    • 礦物類別:硫酸鹽(Sulphate)
    • 礦物條痕:白色
    • 礦物光澤:玻璃、珍珠
    • 礦物透明度:透明至半透明
    • 礦物硬度:3.5-4
    • 礦物比重:2.6~2.9
    • 礦物解理:清楚
    • 礦物斷口:貝殼狀或參差狀斷口
    • 礦物型態:塊狀
    • 礦物晶系:六方
    • 礦物晶形:柱狀
    • 化學成分::KAl3(SO4)2(OH)6
  • 藏品描述
    • 描述:  標本M05-015為明礬石,化學成分KAl3(SO4)2(OH)6,屬硫酸鹽類礦物。其英文Alunite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alum,即明礬的意思。
        明礬石之結晶屬於六方晶系,於物理特性上,比重約介於2.60至2.80,莫氏硬度為3.5至4,解理面發育優良且具有脆性,斷口呈現多片狀、貝殼狀或不規則的參差斷口,明礬石之條痕為白色,結晶可能為透明至半透明,可能呈現玻璃或是珍珠光澤,明礬石質地純淨時呈無色透明,一般常見顏色為白色、黃色、淺灰色,也可能呈現紅色或棕色,不具有螢光特性及磁性。明礬石成分當中之鉀離子有時可被鈉離子替代,鈉含量超過鉀含量時則稱為鈉明礬石,而若成分中鋁被鐵所取代,則形成黃鉀鐵礬。
        明礬石於自然環境中經常由硫酸與含鉀之長石之化學反應產生,有時也可能形成於火山噴氣口,結晶大多呈隱晶質的緻密塊狀或土狀,有時會形成菱面體結晶外形。臺灣明礬石主要產於金瓜石礦區以及陽明山大屯火山群,於東部海岸山脈亦有零星紀錄。世界上的產地分布廣泛,包含義大利、智利、美國及法國等地。
        明礬石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天然明礬來源,古時用來淨水及除臭,現代工業上可用於造紙及製革等工業。有時部分地區之明礬石產生富集的礦床,也具有鉀礦與鋁礦開採的經濟價值。
        本標本由日本人岡本要八郎所收集,原產地為新北市瑞芳鎮金瓜石,標本長寬約為12 x 5公分,明礬石以塊狀晶簇產出,顏色為無色至白色,結晶介於透明至半透明並帶有玻璃或珍珠光澤,可觀察到鱗片狀之結晶外形。